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代著名的诗人杜甫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一阵春风扑面而来。沐浴着春天的阳光雨露,各种野菜呼啦啦地从地里冒出来,悄悄拔节,甚至一夜间长成让人难以置信的一大片,让我们不得不赞叹大自然无私的馈赠,以及生命的顽强和奇迹。
春天除了踏青赏花,去郊外采野菜也成了许多城里人一个喜爱的应景娱乐项目。不仅有采摘丰收的快乐,更有自己亲手烹饪出各种美味的惊喜,尤其对于一些吃货更是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满足。从早春二月到四月,各种野菜陆续冒出,把春天装扮得更有野趣。山蕨、野山菌、野葱、青蒿、春笋、荠菜、蒲公英等或坦露在山里田间,或者隐藏在某一处旮旯弯里,等待你去发现,去采摘。
采野菜要赶早,三月正是野菜最新鲜肥嫩的时候,趁着上面的露珠还在,趁着上面的春天气息最浓。下面筱雅推荐10种常见的野菜和做法,美味让人馋,看看在这些野菜中你能认识几种?你家的做法又是怎样?
01酸茼杆
酸茼杆农村通俗叫法,学名叫虎杖。属蓼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高达1m以上。喜欢生长在潮湿有水的田埂沟旁,具有清热解*、止咳化痰等功效。据说虎杖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的杆茎与老虎的花纹相似,其实虎杖杆茎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玫红色的斑点,比老虎的斑纹更鲜艳漂亮,尤其刚长出来的嫩茎粗壮更为明显。
酸茼杆汁多味酸,过去农村遍地都是,孩子们常将它的嫩茎当水果吃,如今农村人更喜欢将酸茼杆腌制了吃。采摘鲜嫩的酸茼杆焯水切段,再晒至半干,然后加入食盐、白糖、辣椒粉拌匀即可食用。酸甜爽口,风味独特。
02清明草
清明草农村田间最常见,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学名叫鼠曲草。开*色小花,叶片细长,叶背和茎杆有一层白色绒毛,摸上去软绵绵的。清明草为药食同源的植物,具有化痰止咳,祛风除湿以及解*的功效。
采摘清明草必须趁其未开花时才鲜嫩,一般此时的株型较矮小,大约10厘米高左右。清明草主要吃法是将其用碱水去除苦味后,再焯水剁碎,与糯米粉混合在一起,有的地方会加入一些粳米粉,作成青团或者粑粑。在沪江浙一带盛行吃青团,尤其是青明节前后,青团里包入豆沙或者蛋*馅蒸熟,清香饮糯不沾牙。而湖南人更喜欢做成扁圆粑粑用油炸着吃,外焦内糯,特别香。
03蒿草
蒿草为一年生菊科草本植物,有特殊的香味。叶面呈绿色,叶底微白带绒毛,喜欢生长于低岗野地,往往成片状生长。不含青蒿素,具有杀*除虫作用,尤其春季是细菌开始繁殖易感染的季节,多地有春天食用蒿子的习俗。刚长出来的蒿草不足10厘米,几乎贴地而生,此时的蒿草极为鲜嫩,是采摘的最佳时期。
蒿草的吃法与清明草类似,或蒸或油炸。将蒿草洗净,加入少许食用碱焯水,保持其碧绿的颜色不变,捣碎,与糯米粉揉和在一起,搓成圆团子蒸熟后蘸糖吃,亦可在团子内包入黑芝麻、豆沙等馅;或者将其压成圆饼油炸,贼香,湖南多半选择油炸这种做法。
04山蕨菜
山蕨菜是蕨类植物的嫩芽,又称龙头菜,在农村最为普遍,一般生长在山坡下或山里头。为凤尾蕨科生落叶草本植物,刚从地里钻出来成直立细杆状,头部新生叶拳卷向内,形似猫爪,随后长成三叉状,展开后便成为公茂盛的叶枝。可食部分为刚出来不久嫩茎,高约20~25厘米不等,外皮呈红褐色或青绿色,并附有黑褐色细茸毛,嫩茎内含大量的粗纤维和优质淀粉。
山蕨菜有股淡淡的清香,一般是洗净焯水去除里面的苦味,山蕨菜内有缠绵的稠黏液,加入香葱、豆豉、剁辣椒等清炒,爽滑鲜嫩十分开胃,亦可与五花肉合炒,肥而不腻,有人称之为“刮油菜”。在湖南炎陵县用山蕨菜加工成的腌蕨,非常受欢迎,不仅保存时间长,而且风味甚佳。
05野葱
野葱是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香葱的味道,外形像蕌头叶子,有梭边,根部为白色鳞茎圆柱状,野葱在农村许多地为叫胡葱,是春天里最早传递春迅的野菜,每年二月份便开枝散叶,一般长在土坡下和路旁。
野葱的吃法很简单,去除根部,切细与鸡蛋液搅拌在一起,加入少许盐和生抽煎着吃,既有香葱的味道,又有说不清的一种清香,也许这就是山的味道。
06荠菜
荠菜为十字花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开白色小花,北方又叫它白花菜,荠菜分为板叶荠菜和散叶荠菜两种,可食为未开花的嫩株,荠菜根浅,种子落地便生,因而分布极为广泛,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清热消食的作用,为人们最喜爱食用的野菜之一。
荠菜最常有的吃法有3种,一是跟普通蔬菜一样清炒着吃;二是焯水后,加入姜蒜末、生抽、香油、辣椒粉凉拌着吃;三是将荠菜过沸水烫一下,去除荠菜中的草酸成分,捞出攥干水分,剁碎与肉末一起包饺子,香鲜美味又营养。
此图片来自网络07小野笋
小野笋是小竹子的嫩茎,长大后便成为坚硬的竹子。小野笋喜欢生长在山坡上或者离小河边不远的河床边上,品种较多,有麻竹笋、箭竹笋、红壳笋、雷竹笋等。常常一夜之间便破土而出,雨过天晴后生长更是迅速,过了几天不采摘便老了。小野笋较其它野菜生长晚,一般要等到3月底至4月份最多。
小野笋粗纤维含量十分丰富,因其带有微量的苦涩味,吃前要用沸水焯一下,切碎或者撕成小段,炒肉味道非常不错,尤其是炒腊肉极香,具有农村本土特色风味。据我个人经验:小野笋蒸着吃不仅能保持它的脆性,而且苦涩味一扫而光。小野笋腌制成酸笋可久放,并成为酸脆爽口大众喜爱的下饭菜。
08水芹
水芹属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外形与付菜有些相仿,个头比付菜小,颜色也比付菜浅。喜湿润肥沃的土壤,一般生长于低矮湿地、浅水沼泽、河流岸边,或生于水田中,水芹有特殊的香气,以食用稚嫩的杆茎为主,有青杆和红杆两种,生长在旱土的红杆茎香气更浓烈。
水芹香味很特别,可以加入豆豉和辣椒清炒,也可以与肉类合炒,尤其是带肥膘肉的猪肉效果更好。水芹红烧鳝鱼是一道非常美味的菜肴。
09藜蒿
藜蒿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蒌蒿、水艾、水蒿等。生长于湿润的疏林中、山坡、路旁以及荒地等。只吃嫩杆茎,也有青杆和红杆之分,青杆颜色较浅。湖南岳阳湖畔野生藜蒿分布多,资源丰富。藜蒿因市场价格高,通常要十多元一斤,人工培植的也多。
藜蒿香味清新,一般用来炒肉吃,藜蒿与腊肉合炒是绝配,洗净切成小段,配上红辣椒大火炒之,为湖南地方特色菜,浓抹淡妆很相宜,是春天里众口夸奖的应景菜。另外,凉拌、腌渍也不错哦。
10鱼腥草
鱼腥草因有鱼的腥味而得名,学名为折耳草,为蕺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开白色小花,具有抗菌、抗病*、消炎的作用。喜欢湿润的环境,常见生于池塘水沟旁,鱼腥草主要食用嫩叶和地下白根茎。
鱼腥草在一般家庭中主要是凉拌着吃,在四川和贵州一带吃法很多,四川人喜欢将鱼腥草根茎与牛肉做成串串,烧烤着吃,闯出了美食界的一片新天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四川鱼腥草下火锅上桌率也非常的高,软糯可口颇受青睐,去贵州也随处可见鱼腥草的各种吃法。
除上述10种常见的野菜外,另外还有野蘑菇、车前草、蒲公英等等,由于篇幅的原因,在这里就不再一一介绍。野菜虽好吃解馋,但采摘时一定要慎重,注意仔细辨认,千万不要与其他的野草混淆,不熟悉的不要随便采摘。
我是筱雅美食记,一个厨艺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