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原创
来源:黑马产业大课·上海站
嘉宾:郝启东品类咨询创始合伙人、黑马实验室加速导师整理:胡佳有知名投资人曾经说过,70%的创业者都搞不清自己的品类。对于创业者来说,品类是一个绕不过的核心问题,什么是品类?品类是研究谁,如何研究?品类从哪儿来?搞不清这些问题,创业之路会走得非常艰难。品类,是一个群体在某个事物上的集中共识。例如,老虎属于什么类?通常情况下,专家会归到大型猫科动物,从专业角度分析,老虎和猫是一个类;普通用户会觉得,老虎应该与狼、狮子归在一起,都是属于猛兽。这就是用户的集中共识。用户共识是稀缺资源,企业可以通过一系列行动与用户互动,达成统一共识,进而才能促进用户产生消费行为,甚至牢牢锁定用户。换句话来说,研究品类也是研究群体认知中间的购买行为心理学。而品类的成长动力原子,是用户对该物认知的不断汇聚。有四个圆形,从A到D依次增加直径,A是一个杯子,B可能是一个碗,C可能是一个盆,D就有可能是一个西瓜,虽然只是直径变了,但却是4个品类,这就是认知过程集中度的概况。认知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如何汇聚用户的认知,并利用用户认知,这是创业之前、做品牌之前,最重要的思路。说到这里,我跟大家分享几个曾被众多企业家、创业者高密度咨询过的问题。01我能开创新品类吗?品类的原理是,品类可以发现,但绝不能生造。晨光集团是一家做学生文具起家的上市企业,在全国门店数量达到七万多家时,曾拿出一个亿,打造围绕着学生需求的生活馆,想找到企业的第二条增长曲线。这个举动看上去很合理,持续锁定目标用户,拓展企业产品边界,但忽略了一件事,用户的购买场景要与生活息息相关。很多企业想找一条路径发展时,都是“不要消费者觉得,只要我觉得。”年,有一个葡萄酒品牌宣传的很厉害,喊出“中国葡萄酒”的口号,请的代言人是梁朝伟和张曼玉,但到现在已经没人记得住了,还赔了20个亿。开创一个新品类前,先思考一下:能不能付得起新品类的成本?
品类是要发现需求,并且把需求兑现。首先,要找到消费者需求共识的空白,怎么找?中国正在经历一个“都市化”进程,农村人学城里人生活,三线学着二线生活,二线学着一线生活,沿着这条都市化进程中的消费节点,便可以发现市场的复合需求。以前,用户可以在小商品批发市场,购买生活杂物。后来,批发市场被优化了,虽然有了电商,但电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拖鞋软不软、婴儿用的毛巾舒不舒服等都无法实现,大量用户需求无法被满足。在搭建场景中,要满足两个核心:第一,满足基础需求,即纯购物的需求;第二,购物过程中,用户高品质的购物体验感。晨光生活馆后来改造成了“杂物社”。一方面,用户生活中使用的杂物,可以在一个地方集中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整个店面的布局也升级,比日式店面更精致。
品牌名要控制一个品类的核心资源。一个“杂”字,翻译出了小、丰富,还有日式的体验,以及生活中各项的满足。新的品牌系统要与所在场景兼容,严重不符时,就需要打造这个品类的需求原型。杂物社找到了一条电商永远无法替代的线索,即“触感”。线上购物时,可以看直播、吃播,但解决不了触感问题。尤其是用户购买生活百货时,需要把大量的触感信息积累到脑子里,才能形成购买决策。因此,杂物社在所有的对外传播上,都强调触感、强调体验,“触感是生活的存在感。”打造线下零售时,切记不要以为自己说什么,消费者就吸收什么。一个消费场景的营造,是要系统跟消费者做心理对话,这就需要设计。从外面让他看见什么,通过视觉吸引消费者进入到空间的体验里面,再要解决怎么跟消费者互动。
线下零售,有一个最大的痛点,就是人、货、场的管理衔接的痛点。一个杂物社,八个大品类,sku以上,管理人员管理起来会很费劲,一定要树立标准。选到店里的产品,必须先要拍成短视频,可以在显示屏上播放,用户进店就可以直接看视频得知产品信息。旅行类、生活杂物类、文具类、美妆类,3C电子类、纺织家品类等共计八大品类,都可以用系统直接进行管理。一套流程下来,工作人员只需要跟消费者对接,做好服务、承接、收单即可。大大节约了用人成本,达到了高效运转。晨光集团找到了第二条增长曲线,市值数倍提高。第一,发现品类机会,最重要的是洞察用户心智认知变迁,城镇化运动催生了不少的新品类诞生。第二,发现品类机会,要用好的品牌手段进行控制。占领一个品类时,要起一个好的名字,用品牌控制品类资源。
02怎样做差异化?研究差异化前,要先做共性,再做个性。一个市场里,看到十家在卖猪肉,你就觉得自己不能卖了,要去卖兔子肉。结果,第二十个卖猪肉的都赚钱了,你卖兔子肉还是没赚钱。需求本身的体量,决定企业未来能跑多大、多久。光有差异没有用,你不卖猪肉去卖兔子肉,只是不加入这场混战。要先研究消费者需求的共性,在共性的基础上做个性,这才是差异。十家卖猪肉的没有差异,你可以做散养的黑猪肉,这才是差异。差异不是逃跑、跳出去,是在已有的共性里汇聚个性的需求。年,我们接手了一个项目——百合网。当时,珍爱网、百合网、世纪佳缘三家婚恋网站都想找差异化定位,但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点。首先,我们来想几个问题:婚恋网满足了人们的什么需求?婚恋网的源头是什么?整个婚恋链条,最核心的资源是什么?是网络+婚恋,还是婚恋+网络?
网络+婚恋,是在网络的基础上贴一个婚恋的标签,一个人注册五个ID,那就成了交友,而不是婚恋。互联网之前,是媒婆解决婚恋需求,标准是要门当户对,告诉张家和李家有这样一个人,两家什么情况。最核心的是,传递了信息的真实性。由此可见,婚恋网的核心属性也是真实。真实是被消费者共认的共性,我们要在共性上解决个性化的需求,没有理解共性的时候,就不要找差异。于是,我们提出,让百合网用实名制控制真实,即让用户上传真实信息。年,百合网要实行全网站实名制,大概会损失万。虽然用户门槛提高了,但财务却计算出,如果用实名制统一用户的共性认知,线上高成长客户的增值和潜在需要真实婚恋信息的用户,会带来超过万的价值,于是下定决心实施全站实名制。
当时,百合网的竞争对手世纪佳缘,已经在美国上市。百合网高调宣布要做实名制后,外界开始有传言说实名制会泄露信息,我们迅速反应,给出了一个口号:不以真实信息谈恋爱的,都是耍流氓。随后,得到了妇联的*策支持,倡婚恋网全部实名制。年春节,百合网投放了一支广告片,引发了全国性的“逼婚潮”。春节七天高密度播放,打开电视播放三个小时,就会有好几遍百合网的广告,当全家欢乐一起吃饭时,出现这样一条婚恋网站广告,很多年轻人就会被七大姑八大姨各种询问。从那以后,家长的思想也发生了改变,开始鼓励网恋。百合网,通过以一己之力把行业的形象扭转了。大概估算了一下,万的百合网广告投放,达到了超过3.5个亿的播放效果,全世界各大电视台和网络电视台都在讨论,中国有“逼婚潮”现象。新闻传播的力量非常大,各种各样的传播,让用户进一步知道了,百合网是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婚恋问题。年,百合网在新三板成功上市,还并购了世纪佳缘。百合网的另一个方向,是做线下实体店。这与媒婆的事情差不多,都是做信息高度匹配,但服务的价值就会很高,客单价就高了。甚至后来,我们还给百合网做了一个方案:婚礼解决方案。谈完恋爱还要结婚,没有地方办婚礼,线上APP给出解决婚礼的系统方案。百合网现在已经变成了百合佳缘集团,布局婚恋全产业链。定义一个行业的共性,远远要比制造个性的价值大得多。不要着急创新,百合网在整个过程中,唯一的创新就是互联网的工具,效率比媒婆高。
03新品牌如何赶超老品牌?一个新品牌刚入场,不熟悉这个场,怎么超越老品牌?首先,别想着超越人家,先找一找人家有什么不足。通过观察生活,发现消费者需求,找到产品的抓手和提高品牌传播的效率。品类长期活力不足,往往蕴含着大量的机会,不要以为你的品类有天花板,越是这样的行业越有机会。突破的时候,要从渠道、产品、品牌三个维度同时入手,不是一招鲜。并且,发现一个品类的机会后,要提升传播效率,才可以让品类归于你。虎邦辣酱,也是我们接手过的一个品类。为什么,虎邦辣酱能在短时间内,就撬动了老干妈的市场?
第一,渠道突破。场景绑定外卖渠道——找到用户需要的点在哪里,就要绑定那个点。虎邦辣酱的品类,是一个无法独立解决需求的品类。例如,用户购买一个面包,可以直接解决饥饿需求。辣酱不行,用户不可能吃个辣酱就饱了,通常都是,拌饭、拌菜、拌面条吃。辣酱是下饭的,饭在什么地方,辣酱就该在哪里。而在都市化进程中,用户习惯性的点外卖,但有时候饭不好吃,这就是辣酱该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最开始,虎邦辣酱是跟外卖商家合作,后来开始跟美团、饿了么合作,直接跟渠道绑定。合作跑起来后,就引来了流量和用户,很多用户订外卖吃了辣酱后,第二天就会去天猫下单。第二,产品突破。很长一段时间,虎邦辣酱和老干妈保持着相似的外形,他们曾在一个加工厂制作包材。对于老干妈而言,这是保持产品长久以来的调性,用户已经习惯了,看到玻璃瓶就是老干妈,不会想到是一个新产品。但虎邦辣酱作为一个新产品,目标是都市人群,对于这类用户生活场景而言,办公室桌子上都是星巴克、泡泡玛特的手办等,放一个玻璃瓶辣酱,似乎有点画风不融。还有,老干妈的容量很大,g、g都有,用户很可能吃不完。辣酱可以“小”,一顿饭而言,20g、30g辣酱足够了,一个人吃不完,还可以分享给同事。后来,虎邦辣酱采用的是小罐形状,一罐30g左右,既符合用户使用场景,又便于用户携带和使用,成功撬开了老干妈坚固的市场。第三,品牌突破。辣酱,如何让年轻人喜欢?一个关键词“潮”,要让吃辣酱成为潮流,要为年轻人开发潮牌。
首先,品牌名升级。虎邦辣酱之前的名字,叫英潮。从听觉上来看,不能让用户第一时间知道,是哪两个字,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品牌名不能出现听写错误。喊出来后,就得让所有人反映出来是什么字,现在虎邦辣酱的名字,就很清晰明了。其次,视觉升级。年轻人需要凶猛的视觉化呈现。虎邦辣酱采用了老虎的形象,一方面是与品牌名相对映,另一方面是利用用户的共识,用户对老虎的认知很深,完全不需要花成本教育用户。年,虎邦辣酱就完成了青岛望盈瑞峰基金领投、晨光生物跟投的数千万A轮融资。虎邦辣酱被称作为“网红第一辣酱”,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是目前老干妈最大的竞争对手。新品牌想要赶超老品牌,最关键的是,要找到所在行业长期存在的痛点。要用技术手段控制,并在渠道、产品、品牌上创新,一个小品牌也能成长为行业巨头。
企业如果能把握住品类升级的机会,便能找到新的增长曲线。创业黑马联合品类唐十三·品类升级黑马实验室-第3期。品类咨询创始合伙人:唐十三、郝启东、谭大千,三位老师分别从营销战略、概念转换、视觉表达和设计传播等角度,全方位、多维度、系统性为成员进行品类剖析和模型解读,并制定企业所处品类升级方案,助力成员企业成为品类领导品牌。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方向准确,越干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