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乐子,想的办法!小谈食刻和你一起认真对待吃下的食物!
导读:
生活中我们会听到一些奇怪的词汇,比如说“闭门羹”这三个字。“羹”明明是一种食物,既然闭门了怎么还要吃羹呢?用我们现在的话来理解“闭门羹”比较的简单,客人被拒之门外,不予招待,就被称之为吃闭门羹。
客人都被拒之门外了,还如何吃羹?要了解这个词汇的来历,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闭门”是如何和“羹”联系在一起的。
事实上“闭门羹”一词年代比较久远,最早是在唐代冯贽的《云仙杂记》所引《常新录》中的一段话出现:“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大致的意思也比较的简单,一位姓史的名妓不愿意接待下等客,就饷之以羹,以表婉拒。客人见到这个羹,就会心领神会自动告退了。
那这个招待客人的羹,到底是什么食物呢?大家看到就心领神会?羹有多个意思,如今我们说的羹,指的是用蒸、煮等方法烹制的糊状或带浓汁的食品。那以前的羹又是指的什么呢?
羹,最古形体为《说文解字》中的小篆,意思是以羊肉做成的带汁的食品,后来引申为,各种肉类或蔬菜做成的带汁的食品,到如今则是指糊状或带浓汁的食品。也就是说,当时“闭门羹”确实是一种食物,这种食物大概率就是蔬菜汤。所以古代说的吃闭门羹,其实就是以蔬菜为羹。
拒客用羹去替代,相对来讲,没有那么尴尬,比起现在直接拒绝,要委婉的多。这其实也凸显了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个博大精深。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不直接拒绝,用含蓄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也就是所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惜现在“闭门羹”只剩闭门,没有羹了。
老话常讲吃“闭门羹”,为啥如今只有闭门没有“羹”?看到这里涨知识了。既然现在只有闭门没有羹了,那么我们何不自己做一道冬日的百合雪梨银耳羹呢?
百合雪梨银耳羹制作方法:
1、准备需要的食材,百合雪梨还有银耳,如果百合是干的则需要提前的浸泡,另外我们还可以配一点,花生米还有红枣。
2、找一个砂锅注入适量的清水,这个银耳要提前泡发,泡发好以后,*色的部位切掉,然后用手撕成大块即可。
3、开始加入水去炖,放入准备好的花生米,把它炖煮出胶的时候,然后放入我们切成块的雪梨,接着再放入百合。
4、继续炖,直至食材软烂,比较浓稠的时候,我们再来一点红枣,如果喜欢吃甜味的话,最后调味的时候可以放点*冰糖,口感会更佳。
冬天,这道营养羹还是相当营养解馋的,如果遇到闭门羹,自己回家做一道百合雪梨银耳羹,消消火美食治愈一切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