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棉花普遍出苗率不高,除天气因素之外,南北疆不管是正封土还是侧封土都不出很多黑根、红茎比高、叶片偏小、新出真叶发*且长时间保持不变的问题。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首先降雨使地墒较大,很多人根据往年的经验,滴水量偏大,加上大雨对棉花发芽伤害较大出苗率不高。其次大风使表墒散失过快,盐被拔到地表,盐害苗的情况发生严重。第三昼夜温差加重根病的发生,尤其是沙土地发病更重。目前一方面需要对根系受伤的棉田采取措施提苗补救,另一方面防止温度迅速回升后出现棉花疯长及高脚苗的问题。目前要怎样管理1)黑根病、立枯病防治措施棉田下雨后湿度较大,最好的办法就是中耕,在随后的几天,温度迅速上升,昼夜温差大会带来(1)高温高湿会加重根腐病的发生(2)低温高湿会加重立枯病的发生。但总体都与土壤湿度有关系。中耕能很好的给根系散墒,保持根系周围土壤的通透性,降低苗病的发生。其次需要叶面喷施萘乙酸复硝酚钠或芸苔素内酯+尿素50克+磷酸二氢钾50-80克+缩节胺0.3-0.5克+嘧菌酯(乙蒜素)。2)注意防止高脚苗由于前几天的灾害天气,很多农户叶面喷施大量植物调节剂,很容易在温度回升后使棉苗迅速生长,这就会造成高脚苗。棉花在苗期主要以促壮苗、发须根、扩根群为主,一旦形成高脚苗就会影响根系的生长,棉花的胃发育不好,后期给再多的肥料它也无法消化。因此需防范高脚苗。已出现高脚苗管理措施如下:子叶期化调1.5-2克,第二次化调:2-3片真叶时进行,亩用缩节胺0.2—0.5克。控制住节间高度有利于提早花芽分化。3)大小苗管理措施大小苗需用缩节胺进行调控1-2次。子叶棉株占60-70%亩用缩节胺1.5-2克。真叶棉株占60-70%的棉田亩用缩节胺0.8-1克。一遍缩节胺打过后10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化控,根据苗情用量在0.5-2克(注:在打缩节胺的时候,机车可根据棉苗大小,人为的调整机车
速度,棉小的地方就走快点,苗大的地方就走慢点,从而使大小苗调控一致)。水肥建议:一、盐碱地、出苗不好棉田怎样管理1、盐碱地要提早促水、补水,一方面给假墒棉田补水,另一方面可以排盐,将盐排出棉行和压入棉株根系下方。2、棉花较稀田块加强水肥管理,早进水肥,放株高,发大颗,增加单株结铃数;3、由于将进入六月,温度即将回升,根据棉花整体长势,适当促苗升级。针对弱小苗叶面补充养分,避免大量施用,造成升温后旺长现象。记住棉花旺长不是调节剂造成的,一定是你打调节剂时加入过量的氮肥,一定是肥料的作用,因此叶面肥一定不能加多肥料。今年苗情不好,滴水时需滴入矿源*腐酸+微生物菌肥防止因天气造成大量枯、*萎病的发生。二、针对近期部分粘壤土,下潮地,粘土,幼苗较弱现象,近期降水及降温因素,土壤湿度大且地温低的棉田还是以中耕促苗为主。三、近期土壤湿度较大的土壤,麦茬地等,田间龙葵、灰条、三棱草、田旋花较多,建议抓紧除草,使用草甘膦+二甲四氯抹草时一定要在阴天进行,否则蒸发量大会造成棉花药害。苗弱的地方,除草后,尽快中耕,覆土,促苗。除草后抓紧封洞眼,保温防草。四、部分早播棉田,5-6片真叶,高度超过20厘米的旺长棉田,应适当抓紧化控,亩用量1-1.5克缩节胺。以上是近期棉田的管理措施,请参考!来源: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