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历来是止咳化痰、药食两用的佳品,其归心经、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功效,常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但百合性寒,不适合用于风寒咳嗽。一般伤寒病后体热余热未消,所以神志恍惚、肺热脾燥,百合能清泄肺胃之热,通调水道,导泄郁热,所以可滋阴润肺。用于肺热干咳、肺痈(肺部发生痈疡,咳嗽脓血疾患)、久咳声哑、阴虚劳嗽、干咳痰黏、咳嗽咯血等病症。
据明代医学典籍《本草经疏》记载,百合善清热袪邪,补中益气,主要用于邪气腹胀,邪气就是指邪热,邪热堆积在腹部,所以腹胀、腹痛,清邪热则腹胀消;甘能补中,清热则气生,所以能够补中益气。本品还能养胃阴,清胃热,对胃阴虚有热之胃脘疼痛亦宜选用。现代医学证明,百合主要含甾体皂苷类成分,具有止咳、祛痰、平喘、镇静、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止血、抗溃疡、抗痛风等作用。生百合洗净晒干研粉,涂于外伤出血处,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百合能促进和增强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抑制癌细胞增生,有明显的抗癌作用。百合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糖也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百合中含有百合苷,有镇静和催眠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
另外,百合含有丰富的秋水仙碱,可在不影响尿酸排泄情况下,通过抑制白细胞的活动及吞噬细胞的作用减少尿酸形成的尿酸盐沉积,起到迅速减轻炎症,有效止痛的作用,对痛风发作所致的急性关节炎症有辅助治疗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感冒风寒咳嗽、虚寒出血、脾胃不佳之人忌用百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