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
祥云时讯
即可订阅
走进东山乡干海村,一眼望不到头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百合地,其间点缀着三五朵百合花,在七月的骄阳下绽放得无比热烈。
而在土中埋着的百合果儿,正使劲吮吸着盛夏的养分,积蓄力量,期待着金秋十月被挖出滚落在彝家人民脚边时的惊喜和落入眼中的灿烂笑容。
七月,小山村是被汗水渗透的,咸咸的。李开绿坐在田埂上,手拿草帽呼哧呼哧地扇着风,即便是这样,也阻挡不了汗水沿着脸颊流下,滴落进土里。要说如今的东山乡百合种植哪家强?要数干海村朝阳2组的李开绿,他好学习,爱钻研,能吃苦,家里的百合从0.3亩变10亩,收入从元增加到20多万元。“苦点累点是暂时的,日子越过越好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百合给我们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会一直发展下去,让百合花在干海村常开不败。”李开绿望着绿油油的百合地坚定地说。
干海的百合是自己的本地品种,祖祖辈辈就留下来的种子,味道微苦回甘。但由于十多年前农户的种植面积不多、技术不足、产量不高,村民们也没有想着要往外销售,百合致富之路尚未打开。“百合书记”*是干海村百合产业发展的开拓者,在他的带动下,全村的百合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化发展,从自己摸索到请来省、州、县级专家多次到户指导授课,从自家饭桌的家常菜肴到销往全国的高原特色绿色食品……“一开始也没有人支持、理解我,我只能硬着头皮自己先干。08年种了2亩实验田,产量不错,自己背了公斤就去昆明找市场。”*望着无边的百合花陷入了回忆:“我在这块地里流过多少汗没有人知道,不能再让山里的老百姓穷苦下去是我咬牙坚持下来的信念。现在好了,我们的干海村富了,老百姓的腰包鼓了,我也老了……”
七月,小山村是被山里人的笑声腌透的,甜甜的。说起百合改变命运,建档立卡贫困户熊学文便滔滔不绝:“年家庭人均纯收入只有多元,日子很不好过。也是这一年,干海村大力发展百合产业,趁着好的*策扶持,我跟媳妇决定省吃俭用,花了多元买来百合种子试着种植。我们积极参加村上组织的百合种植技术培训,遇到问题就跟种的好的农户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我家的百合已经发展到了2亩,每年可增加近3万元的收入。”同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熊进波一家跟上村里致富的步伐,在驻村工作队员和村“两委”的鼓励和支持下,初次在年尝试着种植了1亩百合,尝到了甜头,到如今发展到5亩,收入达15万元,顺利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百合产业发展路子将干海村的百合发展理念、种植技术灌输给贫困群众,对种植和管理技术统一进行培训和指导。同时干海村*总支协调联系多渠道销售,分别采取请县内农产品龙头企业代销、与外商签订销售合同和电商销售等模式,拓宽了销售市场,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年干海村百合种植面积达1多亩,销售余吨,产值达多万元。每年的“百合大赛”更是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到村子里,体验挖百合的乐趣,品尝百合宴的美味,感受彝家人民的热情。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找对了路子就能彻底摘掉贫困的帽子。东山乡干海村未来的发展就像盛开的百合花一样,向着太阳越开越灿烂。
图文作者通讯员陈琳
责任编辑杨仕宇
图文审核胡林果
图文总审刘永春
讲好祥云故事传播祥云声音
祥云时讯与你同行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