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野百合(忆知青组诗四首)
文
涂帆
知青展览馆
泉三榕交界的山巅(注1),
有个曾经的土匪窝点,
年1月29日,
忽然住进三十六名青年。
七年后的一天,
最后一个青年作别前再看一眼。
四十八年后的秋天,
这里被打造成知青展览馆,
说很多年以后,
孩子们要来参观。
孩子们来参观,
指点完墙上的照片,
看罢犁耙蓑笠,
登上咿呀的木梯,
踏进黑屋绕开草垫,
那是青年和跳蚤共眠的地方。
抚摸墙上的炮眼,
炮眼里凝固着探索的目光,
目光穿不过山峦,
装上盾构,
从岩层中穿过。
多年以后,
孩子们来参观,
青年头上的野花已经开满,
还纠结于孩子们的观感。
()
注1:泉三榕指的是泉州,三明和福州三个市。
老樹石階
石梯
穿过云间
挂下。
秋陽
透过樹尖
洒下。
乡亲
伴着木杵敲打石级的铿锵
吆喝着
自林深處
走下。
()
第二故乡的石路
第二故乡的石路,
不知哪个年代铺筑,
奇形怪状的鹅卵石,
拼出长长百衲布,
色彩斑斓的鹅卵石,
嵌就巨大油画一幅。
暴雨如注,
水在路面匆匆赶路。
山民的吆喝,
甩出串串汗珠。
山民的柱杖,
敲响铿锵音符。
道旁的木屋商铺,
鳞次栉比相依相扶。
胸前别着无墨钢笔的小伙来卖猪,
头上插着扑鼻野花的姑娘来扯布。
十里八乡的人相逢相唔,
圩日就是相聚的节日。
故乡从过去走来,
想跟上时代的脚步,
知青向故乡走去,
模糊了眼前的石路。
()
致野百合
野百合,我的野百合,
你依旧在山涧的那侧,
伴着初夏的晨风,
摇曳。
当年在这播种收获,
披星戴月,
偶遇草丛中的你,
我潸然泪落。
花瓶里你的姐妹,
装点客厅娇羞妩媚,
你却在这里,
独自绽放无人理会。
四十五度开花落叶(注),
直到今天才将你拜谒,
你不认识我,
我却忘不了你的前辈。
你像一缕风,
吹进我的夜,
从这寂寥的山岳。
你像一首歌,
经久地回旋,
自那逝去的岁月。
(.)
注:年随陈世哲先生拍摄《昔日知青点》到当年插队的杨梅公社,老地方又遇野百合,有感。
作者简介▼
涂帆,年生,年华侨大学退休,岩土工程专业,教授,注册岩土工程师。
??????
约稿启事地名古今”以强调原创为主。内容板块和栏目大致如下,文章字数以两三千字以内为宜。突出个人化,文字尽量讲究而有韵味。
1、我说地名|以个人视角讲述熟悉的地名历史变迁和故事,避免面面俱到,避免罗列概念。突出个人对地名的理解和历史变迁的解读。
2、倾听讲述|每个村庄、每个街巷,都有说不完的人与地名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大书,倾听讲述,以细节勾勒岁月流逝中的、难以重现的故事。
3、我的漂泊|许多人的人生旅程,会在迁徙、漂泊中走过。用印象最深的几个地名,穿插个人的成长史、生活史,本身就是地名古今不可缺少的内容。
4、故居寻访|千百年来,每个地方都有影响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寻访,在寻访中解读名人,使之古今融合。同样避免面面俱到,写最能触动自己的地方即可。
5、行走天下|旅行已成为当今时尚所在。如何行走,如何把旅行化为自己生活、精神的一部分,把旅行与异地观感融为一体,既是游记,也有颇为充实、敏锐的诗意表达,这是最值得期待的行走天下。
6、回家的路|远离故乡的人,心中永远牵挂故乡。每次踏上归家之路,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儿时的星星点点的记忆,家庭几代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一棵树,一口井,一家人,左邻右舍,都是故乡难忘的记忆。
“地名古今”的作品,将根据相应版块予以结集出版。欢迎各位新老作者赐稿,图文分别打包发送,请发:lihui
vip.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