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与辽宁省科学技术厅于年签署了《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引领专项联合计划协议书》,双方共同出资实施一批辽宁乡村振兴民生科技项目。首批立项实施19个项目,涉及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农产品加工、数字遥感、农机装备等多个领域。
首批项目以点对点精准对接,聚焦供给产业技术、绿色投入品、优质农产品等,强化技术集成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构建科技引领乡村振兴新体系。经过一年的实施,各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
“耐密抗倒、抗逆、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开展大豆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研究,培育一批耐密抗倒、高蛋大豆新品种,推进传统粗放生产技术向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转变,促进农民增收。项目在沈阳市建立苏家屯区吴家屯村、沈北新区穆家村、法库县冯贝堡镇等3处核心示范基地,面积达亩,解决大豆种植难题5个,亩增收元,当年为示范村取得效益万元,为辽宁省大豆扩种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设施百合、郁金香优新种质创制及高效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项目,研发集成百合、郁金香、玫瑰、洋桔梗、切花菊等优质鲜切花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百合冷棚越夏栽培、种球繁育等新技术10余项。项目在凌源市东城街道、宋杖子镇、小城子镇,喀左县水泉村、彰武县兴隆堡镇等花卉主产区,与凌源市东远农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西诺花卉种业公司、润翔专业合作社、北斗星花卉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建立示范推广基地6处,解决种植难题10多个,帮助企业和农户增收万元,获得经济效益多万元。
豁眼鹅羽色自别雌雄配套系精准选育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实施以来开展了豁眼鹅提纯复壮、重要经济性状遗传解析等研究,创新了肉鹅品种选育技术,建立了豁眼鹅种群精准选育技术体系。通过与辽宁省佳桦家禽育种专业合作社和辽宁昌图金秋豁鹅原种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同合作,将取得的研究成果直接在昌图县平安堡镇曲家窝堡村和八面城镇公祥村2个基地转化示范,为示范村建立了只豁眼鹅遗传资源原种场2个,年原种场向当地养殖户提供优质鹅雏60万只,每只鹅节本增效2.5元左右,全年综合节本增效万元以上,为当地鹅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刺参网箱苗种培育与养成技术研究及推广”项目,通过研究刺参网箱养殖营养级与能量流动、水动力与理化参数动态分布等,解决了网箱设施优化、养殖环境调控、高效饲料开发、病敌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构建了苗种网箱分段式培育、浅海网箱养成及刺参与海胆网箱混养等养殖新模式并示范推广。项目在锦州凌海市建立3个示范基地,面积2万亩,示范推广刺参苗种网箱培育技术;在大连长海县建立1个示范基地,已建设口新型网箱,开展刺参养成技术示范。年,共现场指导50余人次;举办生态养殖技术培训班3次,培训人;项目示范区新增效益1万元。
今后,乡村振兴联合计划将通过连续实施一批民生科技创新项目,直接将研究成果在省内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转化落地,支撑辽宁乡村振兴发展。首批项目成果拟在全省支撑30个左右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园区和示范企业等主体发展。以“三年见到显著成效,五年取得重大进展,十年实现根本改变”为目标,为实现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步提供科技示范样板和发展路径。
4月6日,《辽宁日报》第2版要闻以《首批乡村振兴民生科技联合计划项目“挂果”》为题进行报道。
供稿/科研管理部
审核/**群工作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