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网上看了一篇《上海没了塑料袋后,高价环保袋都需要抢了》的文章,文章指出,自年年底,上海新一轮“禁塑令”来了,规定全市范围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应该说这样的硬举措,对于环保,甚至对于我们的子孙后代,都是大有裨益的。
然而从市民的反应来看,却是发自内心的支持者少,源自内心的抵制者众。特别是抱怨一声一片,有的年轻人振振有词:“冬天都背小包,出门总不能往里塞一个塑料袋”。有的冠冕堂皇:“我是支持‘限塑令’的。不过因为之前大家都用习惯了,突然一下子改变,需要一点时间适应。“
看似有些道理,但细细口味一下,我怎么觉得不是个味道呢。众所周知,“限塑令”可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如今已经十多年了,你还不适应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我就想问:你准备适应到何年何月呢?
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是我国针对塑料制品“白色污染”发出首个“限塑令”。应该说,自限塑令实施以来,全国商超塑料袋使用量普遍减少2/3以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塑料袋收费成本占比微乎其微,不再受到消费者重视,部分地方还出现回升迹象。同时,由于广大菜市场、农贸市场、小商店等监管难度大,超薄塑料袋、塑料袋不收费等违规情况非常普遍,令限塑令大打折扣,无法形成有效约束。廉价方便的塑料购物袋,依然是很多人的爱用之物,而有偿使用更让商家积极性大增,开辟出一条新的生财之道,以致“限塑令”被戏称为“卖塑令”。
如今除了商店,目前在上海,餐饮打包外卖服务都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连菜市场都开始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不得不说,“禁塑令”是好事,为了环保做努力,倒逼消费者能够培养环保消费的习惯。
虽然对于现代人而言,过去的塑料袋确实很实用,价格低、质量扎实、也方便进行收纳。如今没有塑料袋的一天,也确实是麻烦不断。
但塑料袋带来的问题同样迫在眉睫。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致一次性塑料消耗量有所增加。研究显示,如再不采取行动,到年,全球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将增加1.6倍以上。
中国是塑料大国,据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的统计,我国每天对塑料袋的使用量高达30亿个,其中仅用于买菜的塑料袋就需要10亿个。
禁塑令的好处很明显。直接让商超的塑料袋消失,同时换成高价的替代产品,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消费者的使用行为。
英国就是这一方案的直接受益者。作为欧洲最早禁止使用塑料袋的国家之一,年伦敦法案提出,禁止商店向购物者免费提供塑料袋,如果有消费者需要,须交纳15便士(约等于1.35人民币)的税收。
法案通过后的6年来,伦敦的塑料袋使用大为减少,从每年消耗18亿个,到现在每年仅仅使用总量3亿个左右。
应该说,我国在这方面还是比较人性化的,限塑、禁塑的步伐并不是“一刀切”,而是逐步推进,根据各个省的情况进行制定。
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人们对限塑令这么抵触呢?
我想起了,小时候上学背的*绿色书包。后来,我当兵了,每次上街都背着*绿色挎包,买个日用品往里一装,很方便也很“隐蔽”。今天同大家分享两篇关于绿挎包的文章。
记忆犹存绿挎包
■李根萍
周末清理衣物,意外地翻出一个绿挎包,如获珍宝,瞬间勾起了我无限的回忆,仿佛一下子打开了情感的闸门……
这个*绿色的挎包和我的*龄相同,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经过时光的冲刷,除两条帆布带顶头的铁片和扣槽铁片有些生锈外,包的颜色依然碧绿如初。
我清晰记得,这个挎包是33年前的秋天武装部发服装时一并送到我家的。在一堆散发出樟脑丸气味的衣物中,我首先看中的是这只*挎包,急不可耐地挎在了肩上,在家中正屋的大厅里,兴奋地走了好多个来回,才取下来。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见我如此喜欢这包,又怕到部队和别人的混在一起认不出来,就用红线在上面缝了个“三”字。因我在兄弟中排行老三,或许她用意是这个。到部队睹物思人,感到母亲的这个“三”字犹如三条红线,一条连着故土,一条连着小家,一条连着日夜想儿的娘。无论我走多远,看见这三条红线便会想起娘,记得回家的路,念着生我养我的小山村。
白霜如雪,红花耀眼,锣鼓喧天。我背着娘缝上“三”字的绿挎包,踩着山村满地的红叶,一步三回头地挥别家人,从小山村出发,来到了闽南漳州的*营,从此绿挎包陪伴着我在异乡成长的每个日子。
连队是直线加方块的生活,物品一律要整齐摆放,挎包挂在墙上成一直线,里面存放的物品也有规定,多余的东西都要拿出来,平时包里多存放雨衣、背包带、针线包和帽子等物品。
此时,我轻轻打开这个从山村带出来的绿挎包,翻盖后面娘用红线缝的“三”字依然清晰可见,包正面上方的边沿处还有一个用红线缝的名字。这是班长李驰亲手给我缝的。当时全连的战友都用同样的包,有时搞活动堆在一起经常拿错,连队就要求大家缝上自己的名字,可我在家从未做过针线活,不由得有些犯难。李班长得知后就对我说:小李,不要着急,有空我来帮你缝。
星期天早饭后,班长提着个小马扎,带着我坐在连队门口的芒果树下,开始给我缝名字。班长是江西铅山人,身材魁梧,一双大手投弹打枪玩单双杠抡大锹样样出色,可我发现他做针线活却不在行,捏着这根小小的针,怎么也使不上劲。他帮我缝名字时,针不时地扎到他的手,每当这时他就会“啊”地叫一声,然后迅疾将手放嘴边吹一吹,笑一笑又继续缝。就这样一针一线,一叫一笑,总算把我名字缝好了。
如今抚摸着这鲜红的名字,我不由得想起了亲如兄弟的大个子班长,想起了新兵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份战友情深经岁月酿造,如陈年美酒,历久弥香。
*人的挎包可以说是万能包。学习时是书包。至今包的前后都有多处蓝墨水浸染的痕迹。当时连队*治学习和文化辅导较多,这些活动都要求统一背上挎包,里面装着钢笔和本子,为的是记录方便。那个年代的钢笔质量一般,有时尽管钢笔帽旋紧了,还是会淌出墨水。我业余时间多用于看书写作学习,天天用包装书和学习用品,可说是天天与绿挎包形影不离。
外出时是购物包。那时我们星期天外出时都会背上绿挎包,部队要求右肩左斜挎,两人成一排,三人要成一列,不符合这要求,路上的纠察会及时纠正。部队驻扎在光明山下,从我所在的炮营出发,走过一段长长的沙子路,两旁是绿油油的菜地和茂密的甘蔗林。仅七八分钟,就来到团部门口的*人服务社。服务社有一排平房,临近公路边,保障还算齐全,有条件的战友可给家里打个电话,当时我家和邻居家都没有电话,难以实现这个愿望。不过我喜欢进照相馆里照个相,寄给家人或女朋友。于我,外出时更多的是采购信纸信封、牙膏、墨水和电池之类的日用品。
那时仅8元津贴费,常常捉襟见肘,每月只能集中办一两件事。但这都不影响心情,好不容易可以请假出来,就是随便走一走看一看,心情也格外愉悦。我好奇地到这个店里看看,到那个馆里瞧瞧。营业员多是团机关干部的家属,年龄不等,态度不一。那时全团营区是开放式的,与驻地村里没有围墙相隔,老百姓可随时到服务社来卖点土特产。我总是喜欢凑上去与老乡们拉拉家常,问问当年的收成、家中的生活……家长里短交流一会儿,异乡孤独的岁月便有了色彩,有了柴火味,整天被训练战备绷得紧紧的神经也轻松了许多。
拉练时是保障包。挎包后面有个磨破的地方,颜色是*的。这是在一次拉练中留下的印记。那次拉练到邻县的山区,除正常装备外,连队分配我多背一把短铁锹,是用来挖野炊灶的,我随手别在腰间。绿挎包有个缺陷,就是不好固定,跑步过程中上下左右晃动,很不舒服。拉练途中,包与铁锹不停地摩擦,长途奔袭,人困马乏,当时并未发觉,直到拉练回来清洗时,才发现包被磨坏了,我好生心疼,要知道那个年代服装每年发两次,可包就不一样,从入伍到退伍就发一个包,要是坏了或遗失了,可就麻烦了,因为在基层连队想买个新包是很难办到的。
这个挎包还是我的救命包。挎包前面下方有一条细细长长的痕迹,有些发*变黑了,至今闻闻,似乎仍存有一丝硝烟味。我清晰记得,这是在一次演习中留下的。那天我负责埋锅造饭,平时非常熟练的活,那天挖了好久才挖好,接着怎么也生不起火,弄得我满脸黑烟灰。等米下锅后还未熟,出发号就响起了。别的班战友都吃饱饭出发了,可我们还饿着肚子。演习在即,这样体力怎么跟得上?班长很是着急,赶忙下令让每个人都在挎包里装一点饭,插空吃上几口。
进入阵地,演习开始,枪声大作,炮声轰鸣,硝烟弥漫。我和战友卧倒在草丛中,不时有火光从头顶急驰飞过,肚子这时咕咕直叫。战斗间歇,我赶忙将挎包移至胸前,快速抓一把饭塞进嘴里,谁知这半生不熟的饭卡在喉咙里半天咽不下去。恰在这时,似乎有东西在包上擦了一下,发出轻微的响声,当时并没在意。回到连队一看,原来是一块弹片在上面划过。好险啊,要不是包挡住,弹片从我身上划过,可就要受皮肉之苦了。事后,战友们都夸我这个包是“救命包”,让我一定要好好地珍惜爱护它。后来听南疆参战回来的老兵讲,要是在战时,挎包里还要装零散子弹、炸药、战备食品、备用药品,以及防*面具,更是名副其实的救命包了。
从此,我对这个*挎包倍加爱护。考上*校后,我背着它从闽南出发,一路向北,来到了六朝古都南京。学校里发了个黑色制式书包,替代了绿挎包。这个先前与我形影不离的包便被存放在贮藏室的箱子里。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毕业后,我分在团机关从事文字工作,整天以笔为剑,平时工作中多使用工作包和文件包,绿挎包也就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被贮存在家中的柜子里。
后来,我从师机关调到*区机关工作,这个绿挎包随着我多次搬家,渐渐地被我遗忘,尘封在了记忆的深处。
久久打量着眼前这个绿挎包,好似与同年战友在异乡陡然相遇,我心中很是激动。这个包是我成长的见证,在我青涩懵懂的*旅记忆中,给了我温馨美好的陪伴,里面不仅装着我深深的*旅情怀,还装着我的人生经历,更装着我的美好记忆……
我的LV*挎包
文:彭玉红
女儿在群里晒刚买的新包,法国产,说打折优惠,样式精致,质量好,捡了一大便宜似的。我应和着说好好好、美美美,老实说,我看不出女儿眼里包包的那些好,除了价格。时代进步,90后女儿这一代,物质要求不同,审美与我也有了很大的差别,不管买几个包,下一个包最好,且品牌优先,价格优先。寒假期间翻看老照片,发现一张背着*用挎包的照片,穿袜子的凉鞋,手腕的手表,青涩的面孔,傻傻的笑容。我拍下来,传到群里,看,当年我的LV包,赶时髦的标配,照片引来90后的女儿及侄儿侄女们一连串的哈哈哈,姨妈姑妈的青春好萌啊。老百合也有过的春天,想起与LV同样大牌*挎包的故事。
孩子们眼中好萌的年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以健康美、心灵美、劳动美为主流,一个长大了要当解放*和科学家的年代。
那时候的偶像是陈景润、华罗庚和爱因斯坦,*人更是在老百姓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与“英雄”“高尚”“保家卫国”等字眼关联,村里每年或隔一两年都有人参*,参*后的家门口可以贴上“拥*拥属”“光荣*属”的牌子,每年春节,村里敲锣打鼓上门送对联送年货,参*意味着见世面、跳农门,只有经过挑选长相俊美和根红苗正的男孩子才能当兵。当兵的男孩子是香饽饽,理所当然成为周围十里八村女孩子谈恋爱争先考虑的人选。几年后他们回来,一身*装,一顶有五角星的*帽,肩挎*包,说话带微笑,*姿威严,当年野小子的气息不见了,换了一个人似的,引来村里人的热闹围观。
上小学和初中那些年,家里穷,书包都是母亲自己缝制的,穿破了的裤子不能扔,按书包大小剪下两片,手巧的母亲三下两下就缝好,在里面缝上我的名字,在包盖上绣上一两朵菊花或梅花,虽说打心眼里希望有一个*挎包该多好,但背着母亲做的书包上学多年也不错。
*挎包是*人书包的简称,因为*人不允许单肩背包,必须左肩右斜挎在身上,所以就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挎。那时候,街上有人背*色的*挎包,土*色的,粗厚的帆布,扎实的背带,一长一短可以收缩长短,里面有一白色衬布,面上印有一颗红五星,背这种包的人一般不是种田的普通人,代表英勇正义顽强,走在街上忍不住多看一眼,让人充满幻想,干嘛的,肯定是部队的,是个*官也说不住准。后来,有了*绿色的挎包,颜色感觉比土*色漂亮,两个搭扣格外显酷,街上卖的基本上是仿制品,质量也没有部队的好,但不妨碍人们对时髦的热爱。印上“为人民服务”的大字,似乎增添了几分文化气息,印上雷锋的头像,那标志性的笑容让人倍感时髦,印上毛主席头像,感恩伟人。我喜欢没有任何印记的纯*绿。
上高中时,终于有了自己的*挎包。母亲说,上高中了,再背那破布做的书包就不像话了,好歹要买个*挎包。大街上有许多学生背*挎包,特别是女生,单肩,左肩右斜,疯疯打打或斯斯文文,颇有那个年代的清新文艺范。也有社会上的小混混背*挎包,听人讲,混混的包里放的不是别的,是一块砖头或一把刀子,随时准备干架的武器!所以,在大街上遇到那种把*包带箍在额头,走路吊儿郎当的男青年,要离他远一点,他一句话不对杠,抓起挎包带子就甩过去的,头破血流是常有的事。
我的挎包里装的一般是书和笔,那时候的钢笔是扭开笔肚喝墨水的,用一段时间后就漏墨汁,手指染的黢黑,挎包的底部也蘸满了墨汁痕迹,挎包盖上也有了一圈手摸的黑印。洗吧,洗几次,挎包四周边沿就泛白显旧了,刷洗的时候,刷子小心翼翼,力量大了,刷的泛白不说,还容易把帆布刷起毛,把底部刷虚,不洗,看上去很脏,怕被人笑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假干净。
86年,18岁的我来到重庆读书。情窦初开的年龄,班上谈恋爱的女生有人送笔记本、送笔,送影集、送丝巾,珍贵点的当然是送*挎包了。羡慕之余,我给自己买了一个*挎包,从寝室到教室来来回回不离身,走在大街上,左肩膀上挎着包,双手插在裤子荷包,装出一股莫名的范,有时把*挎包吊在脖颈上悬放在胸前,装出一屌丝,实为防小偷,又类似于公汽卖票的。
那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刚刚取得胜利,学校一女老师的男朋友从老山前线回来看望她,学校趁这个时机请女老师的男朋友做了一场报告,给我们讲老山前线的英雄故事,猫耳洞的惊险时刻,子弹乱飞的血腥场景,帅气的男朋友,威武的绿*装,对*人的崇拜,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一下午的报告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时而发出一阵吁叹声,时而感动的眼泪泛红。报告讲完,掌声久久不息,*人起身再次向全体师生敬一个*礼,礼毕,随身背起*挎包,在师生目送下离开,最可爱的人,送给背*挎的*哥哥,爱国教育的种子就此春风化雨。
元旦节,学校表演节目,我们班的*治老师张迈唱一曲《血染的风采》,即后来CCTV《*河源头》的演唱者,歌舞用*挎包做道具,一边是搪瓷缸子和毛巾,一边是*挎包,站成一列,像模像样的表演,许多具体情节早已忘记,只有那场景久不能忘。
青春的日子是单纯的,也是迷惘的,出门带*挎包是必须的。第一次离开父母到远方一个人生活,进校的第一天就渴望认识几个学长老乡,一来可以从他们的口中了解学校的生活环境,二来可以让老乡带着去周边熟悉一下新的城市,生活和学习中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他们寻求帮助,放假回家还能结个伴。如果是异性,很多还发展成了恋人。熟人推荐,在西南师大,有一个长我几岁的老乡,一番书信往来后,决定在一个周末去西南师大找那个老乡他。
我所在的重庆煤校从沙坪坝上桥到西南师大的北碚有很远的一段距离,公汽经过重庆长江大桥,翻越一段盘山公路,望着窗外,层层叠叠的汽车如蚂蚁行驶在弯窄的山路上,旁边就是长满杂草的峭壁深渊,山脚下是一弯长江水。我吓的不敢吭声,一只手抓住吊杆,一只手抓住*挎包背带,车厢内有人前前后后移动,我担忧他们来回走动会让公汽失去平衡,会不会翻车,呸呸呸,净乱想。
紧张中平安到达西南师大,记得校园大门口有一尊高大的毛主席汉白玉雕像,大学的地标,是留影的必选之地。跟着大哥哥般的老乡,在校园闲逛闲聊,印象中西南师大很大,大到有近乎百年的历史荏苒,有时候我又觉得它很小,小到只记得偌大的学生食堂,饭后在有些陈旧的研究生宿舍,录音机里循环播放费翔的《留恋》《安娜》《昨夜星辰》《恼人的秋风》,清新隽永的旋律,青春不老的幻想,那个时候的爱情无关房子,无关车子,清澈的眼里有溪水,连忧伤都是明媚的。来到嘉陵江边吹着江风,捡石子打水漂,当时只道很是寻常和无聊的风景,在一阵对未来的不同憧憬描述中,并行渐远……悻悻离开时,他说,我们合个影吧,平生第一次与一个男生的合照,手握*挎包,不自然的表情、空瘪的挎包,满满的失落,走过那个青涩又荒凉的下午。
后来看许多*事题材的影视作品,金婚、阳光灿烂的日子,激情燃烧的岁月、芳华等,发现都有*用挎包的身影。时代的烙印,电影还原那个年代的纯洁和厚重,也让人感受那个时代的裂痕和遗憾,让记忆犹存已至沧桑的人倍感亲切。
如今,除了*人,早已不见了*挎包的身影。士兵对*装*挎包的依恋不低于手中的钢枪,*挎包凝结了那一代人的青春历程,简约奢华不亚于今天的顶级LV。无论现在买回有多大牌的各种包包,都不再装进尘封的梦想,不可媲美青春的*挎包。
作者简介:彭玉红,网名忘忧草,天门张港人。现任职于武汉某高校。业余爱好植物和旅行,并记录下它们。
其实大多数人对于限塑令是支持的,我们不能强求所有人都能背着挎包去购物,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习惯成自然。
我认为购物袋可以重复利用的很多,关键是要利用好使用场景,减少购买布袋、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频率。
下面我们也给大家不同场景购物袋的使用建议:
一:菜市场买菜
1.推荐使用无纺布袋、卫生、轻便,适合装不太重的果蔬。
2.PVC环保袋,具有防水功能,不怕弄脏,可以装鲜虾鱼肉。
3.网纱收纳袋,通风通气,可以水洗。加宽的提手设计,拎着走路也不累。
二:超市购物
1.推荐使用大号的涤纶材质购物袋,坚牢耐用。有轻微的防水材质。
2.日常帆布袋,便携、扎实
三:便利店
1.对于上班族而言,建议随身揣一个可收纳折叠的小号购物袋,无论平常在便利店买面包还是饮料,都很容易装。
让我们携手并肩
让我们的山更青
让我们的水更绿
让我们的空气更清新
如果你有什么日常携带购物袋的用法,欢迎在留言区继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