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史铁生站在人的疑难之处
TUhjnbcbe - 2022/11/26 20:43:00

我其实未必适合当作家,只不过命运把我弄到一条路上来了。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而这样的找,后来发现利于我,利于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我的写作因此与文学关系疏浅,或者竟是无关也可能。我只走得不明不白,不由得唠叨;走得孤单寂寞,四下里张望;走得触目惊心,便向着不知所终的方向祈祷。

——史铁生

▲作家史铁生

摸到史铁生挽起衣袖的手臂间隆起的动脉时,有一种震动的酥麻。血液净化中心主任医生张凌把史铁生手臂间隆起的动脉和静脉形容为三只大蚯蚓。透析的病人需要做手术,把肾部的动脉和静脉引到表层。透析时需要在三个点轮流针刺。长达九年,一千多次的针刺使史铁生的动脉和静脉点隆起成蚯蚓状。

去医院看史铁生之前,医院门前的花店买了花,百合与康乃馨,插满一篮。

透析室内史铁生拥被而卧,他的面色沉暗,但目光发亮。他对着鲜花微笑了一下,移动自己平躺的身体。身旁的透析机正在工作,来回清洗他体内的血液。两根塑胶管连接史铁生的手臂和透析机,体内渗*的血液从隆起的动脉出来,经过透析器过滤掉*素,再由隆起的静脉回到体内。一个星期三次,在每次四个半小时的透析过程中,史铁生全身的血液要过滤几十遍。

史铁生把自己的身体比喻成一架飞机。“要是两条腿(起落架)和两个肾(发动机)一起失灵,这故障不能算小,料必机长会走出来,请大家留些遗言。躺在透析室的病床上,看鲜红的血在透析器里汨地走,从我的身体里出来,再回到我的身体里去。那时,我常仿佛听见飞机在天上挣扎的声音。”

张凌主任说,九年前,医院时精神状态并不好——这是每一个重病患者都会有的状态,因为他本来下肢就瘫痪,又患尿*症。按国外的残疾标准,是双重残疾,肢体的残疾,加器官的残疾。这个打击对他非常大,他的精神状态不好,身体状也不好。开始透析的时候,史铁生吃不进东西,体内*素比较高,经常处于衰竭状态。尿*症是难以治愈的病,它意医院打交道,要面对医生,面对机器,面对针刺的痛苦。这是慢性折磨。

长篇随笔《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初患尿*症之后写的;长篇回忆体小说《我的丁一之旅》是透析九年之后完成的。两部书都是重病给予他的思想的果实。

重病之时被史铁生描述为“沿着悬崖行走”。重病之时,整天是梦,梦见熟悉的人,熟悉的往事,也梦见陌生的人和完全陌生的景物。偶尔醒来,窗外是无边的暗夜,是恍惚的星空,是心里的怀疑。

年,还在延安插队的知青史铁生经历了第一次绝望和哀恸。那年因为脊髓出了问题,他由父亲扶着艰医院,当时史铁生对自己说,要么好,要么死,一定不要这样走出来。结果是,他没有那样走出来,医院。那一年,史铁生的双腿彻底背叛了他,他成为一个下肢瘫痪的残疾青年。在连遭双腿瘫痪、失去母亲的哀伤之后,命运并没有对史铁生放下重锤,年,他残废的身躯由慢性肾损伤演变为尿*症,终至依靠透析维生。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史铁生说:“生病通常猝不及防,生病是被迫的抵抗。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其实端坐的日子是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的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在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再加一个‘更’字。

医生张凌说:“史铁生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也是一个智慧和心质优异的人。”

在医院的血液净化中心,不光医生护士们知道史铁生,很多病友也知道史铁生。医生护士们知道史铁生的名字,也看过他的书,女孩子们说起史铁生来一脸的自豪,笑称他为“透析模范”。就坚强和乐观而言,史铁生是病友的一个出色的榜样。

危卧病榻,难有无神论者。这是一位无名哲人说过的话。史铁生以自己的思悟印证了这句话,他写出了《病隙碎笔》,记录了自己在困厄之中精神的陷落和获救。“有一天,我认识了神,他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名字精神。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唯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不管我们信仰什么,都是我们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导。”

有人用西绪福斯的神话比喻史铁生的写作。文学评论家季红真说生存、死亡、困境、超越,这些话语无疑属于哲学的范畴,当它们构成史铁生小说文本话语的基本建构时,当然是他精神建构的一部分。他几乎近于残酷地解构着旧意识形态的神话,艺术地接近着生存的基本困境,并企图以重构生之意义来对抗死亡的诱惑。

因为杰出的写作,史铁生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颁奖的时刻,在现代文学馆,史铁生的轮椅被人抬起来,抬上舞台,推向舞台中心,会议厅响起前来出席颁奖仪式的作家们密集而持久的掌声。主持人马原宣读评委会的授奖辞:“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年1月出版的《我的丁一之旅》是史铁生对自己的又一次眺望。这部长篇被他称为“心*自传”,他把自己的内心、精神以至肉体再次放到浩瀚的时间之流,生死轮转,灵肉纠缠,性与爱排演,理性与激情的上升与坠落,孤独与慰藉的给予和失去,它和史铁生在几年之前完成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长篇思想随笔《病隙碎笔》一起,构成史铁生重要的精神性的书写。

01.

从死中看生

夏瑜:在散文集《记忆与印象》里你说:“现在我常有这样的感觉,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到我的地方,一夜一夜地等我。”

史铁生:这是我在肾坏了、刚刚透析之后写的。确实,那时你觉得离死亡很近,尤其你天天透析。在透析室里跟你在一起的那些人,可能哪天哪一个人就没能再来,常有的事情。医院里边的困苦,外边的人很难想象,所以我建议人们旅游不要光去风景区看,医院看看,去墓地看看,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夏瑜:你写“史铁生的墓”,给自己设计墓志铭,你说死,说活。但是对很多人来说,死是一个禁忌。疾患使你看透生死了吗?

史铁生:透吗?不敢说是透。死意味着什么,死之后是什么样的状态,我们无法在活着的时候去证实它,也很难证伪。哲学的问题,据说是从死开始的。佛家讲人生老病死,实际上最触动人的还是死这件事情。对很多人来说,死是不能谈的。人们不说死,一说到死就很害怕。好像死是不在的,永远都不在。忌讳谈死的,如果他是病人,我就觉得他的病白得了一半;如果他是一个写作的人,他的损失就更大。我觉得人对死的想法很苍白的时候,对生的想法也会很不清晰。古人说:“不知生,焉知死。”但还有一种看法,是“不知死,焉知生”。死是生的一部分,在你生的时候,死一直在温柔地看着你,或者虎视眈眈地看着你。不说的人,也分明意识到它在那里,而且深怀恐惧。

夏瑜:你透析以后的情况怎么样?透析使身体好转吗?

史铁生:我得的两个病都是终身制的。到现在我透析已经是第九年了。透析一个星期三次,一次四个半小时,为什么这么频繁,这么长时间?不透析时间的所有吃的喝的那些水分全存在身体里,而肾完全不工作。肾坏了,就算*素你能扛得住,几天的积水你就扛不住。透析病人最大的苦恼就是渴,因为他不能敞开喝水,被限制尽量少喝水。每次去透析的时候我要脱去三公斤水,有的人控制不好,随意喝的话,能透出五六公斤水,在四个半小时之内从人体里拽出那么多水,人就受不住。透析完了会非常疲劳,因为在透走*素的同时,它把你的营养也透走了。透析器就是一个筛子,就那么大的眼儿,同样大的分子全被透走,好坏不管,所以就缺乏营养,饿,透到一半的时候很饿,有时候就会虚脱,抽筋。透完以后很疲劳,乏力、饥饿。回到家以后要先吃,吃完就睡,休息一宿,这样才能缓过神来。

夏瑜:频繁地透析对你的心理和精神有负面影响吗?

史铁生:透析是救命的,你不透不行。没有透析像我们这个就是绝症,它比癌症还绝。癌还可以做手术,有的癌还可以治好。肾坏了,就不工作了,你没有替代的办法,就是憋死。所以过去的尿*症就是绝症,有了透析之后这种病才可以缓解。在中国透析大概在70年代才开始有,开始时候很简陋,人即使是透析之后也只能多活几个月。到90年代国内透析技术才完善起来,促红素也开始发明出来,促红素是给人体增加红血球的药物。肾坏了的人都贫血,透析的人贫血更甚,没有促红素,人远处于一种贫血状态,那就休想干事了。我一直说命运对我不错,我的肾坏了,但是我坚持了十八年,坚持到透析技术完善了,我的肾才彻底衰竭,这时候我倒是可以靠透析活命了。促红素的发明也能帮助我提高身体内红血球的生长,可以让我有一点精力做事情,没有这些,就完了。透析本身对身体和精神并没有太大痛苦,透析的痛苦在透析之外,透析时间长了都会出问题,有并发症、骨头疼等问题。

夏瑜:看到你描述透析室的情景,你写过病人和家属因为拿不出治病的钱悲伤痛苦,在医院你更真切地看到生命的困苦和患难吗?

史铁生:透析费用一年数万元,且年年如此,这个负担靠一般人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承受的。不光是透析,很多病都有这样的问题。这是目前医疗突出的问题——决定你活命的是钱,不是医疗技术。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不只是医学问题,还是伦理问题。说俗了就是有钱你就能活,没钱你就不能活。人的生命,医院看病的时候出现问题不平等。我见过一个靠借钱给儿子透析的母亲,她站在透析室门外,空望着对面墙壁,大夫跟她说什么她都好像听不懂,那种绝望让人难过。我还听说过一对曾经有点钱的父母,一天一天卖尽了家产,还是没能救活他们未成年的孩子。我听护士说过:看着那些没钱透析的人,觉得真不如压根就没发明这透析呢,干脆要死都死,反正人早晚得死。这话不让我害怕,反让我感动。是啊,你走进透析室你才发现,最可怕的是:人类走到今天,连生的平等权利都有了疑问。有钱和没钱,怎么竟成了生与死的界限?

说到伦理,我觉得,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医疗已经提出了一个严峻的伦理问题。比如说,凭现在尤其是未来的医疗水平,要想让一个晚期的绝症患者维持心跳,维持呼吸,维持成植物人,并且维持很多年,都并不难。难就难在费用,要有很高的经济投入才行。这样的话,后果很可能是:少数人,花很多很多钱在那儿植物着,而更多的人却可能因为一些并不难治的疾病而死去,因为社会财富总归是有限的。说实在的,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要死都死大概也不是个办法。所以,我很希望能够通过媒体,就这样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02.

残疾与爱情

夏瑜:残疾和磨难使你比常人更容易体察到人的根本处境吗?

史铁生:未必,未必。佛祖也并没有残疾呀。而磨难又差不多是人人都逃不开的,也很难比较磨难的轻重、大小。古今中外多少大师、哲人未必都经历过多少大苦大难吧?苦难既可以使人把生命看得更深人、更宽广,也可能让人变得狭隘。我说过,关键的不是深入生活,而是深入思考生活。比如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我看他最不寻常的品质是诚实和善问,问人生的一切善恶原由与疑难。我觉得这才是写作者应该有的立场。

有人说我的写作太过思辨。没办法,这可能就是我的命。大概我总是坐在四壁之间的缘故,唯一的窗口执意把我推向“形而上”。想,或者说思考,占据了我的大部分时间。我不想纠正,因为并没有什么纠正的标准。总去想应该怎样,倒不如干脆去由它怎样。

夏瑜:疾病和磨难几乎成为你人生的功课。现在轮椅对你来说还是障碍和隔绝吗?

史铁生:轮椅,我用坏了好几辆。最早的轮椅是我爸搞了一点破铁管去外边一个什么五金综合修理部焊的,那时候国内根本就没有折叠式轮椅。后来《丑小鸭》编辑部送我一辆真正的折叠轮椅,那辆也用坏了,后来还用坏过一辆。透析之后我没力气了,就有了现在这辆电动式轮椅。有些事情就是这样,你接受它了,就习惯它了。别人用腿走路,你用轮子走路,这个事情就算结束了,有时候你就不会意识到它。但是你需要上台阶的时候就会意识到,这接近存在主义。我经常走在马路上,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状态,我把轮椅给忘了,自然而然就忘了,但要碰到台阶你上不去,你要找人抬,你就想起来了。假定中国所有的地方都无障碍了,我想这事真忘了。你看我现在住的房子也没有障碍了,到厨房,到卫生间去没什么问题。

你说轮椅有什么问题,轮椅没有大问题。问题更大的是肾,它剥夺了我的精力。轮椅剥夺了我的走路,但是我能走的话,它就不是问题。肾剥夺了我的精力,我经常感觉精力不够。

夏瑜:陈村形容你的思想和文字安详而明净,温暖而宽厚。我想知道的是你的安详的力量来自何处?

史铁生:他在鼓励我。陈村的自由和潇洒一直都在鼓励着我。其实呢,只能说我比过去镇静了一点。虽然常常还是不免焦躁,但不会延续太久。很多事换个角度去看它,可能另有意味。

夏瑜:你现在每天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状态?终年疾病缠绕中,你怎么能使写作成为可能?

史铁生:我的日常状态就是一个星期三天透析,只有四天可以工作,而且在这四天里也只有四个上午是可以工作的。或者读书,或者写作。总之工作时间比我肾坏之前缩了一半。因为你去掉三天,这四天还要被打折,所以我其他的事情全都不做了。我现在不参加活动,不接受媒体访问,有人说我吝啬,其实是因为我的有效时间太少了。写《我的丁一之旅》是我在三年的时间里利用了所有的上午,什么都不做——实际上说是写了三年,但这三年先要去掉一半,透析的时间;再要去掉一半,三年的下午。所以三年的一半的上午就是用来工作,其他的事情我就都不管。

夏瑜:在你的书里你书写了对情爱的渴望和幻想。《我的丁一之旅》《务虚笔记》《灵*的事》都能看到同样的爱情事件,你对爱情的渴望和幻想没有因为疾病和磨难止息吗?

史铁生:是这样。人在把死给安置了以后就开始想生,生的问题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爱:爱情问题、性爱问题。

其实在《我的丁一之旅》中主要探讨的就是爱的问题。我说,丁一生来就是一个情种,为什么生来是一个情种?情种实际上就是渴望他人的,说到爱,爱的最根本是他者的问题。有人说母爱是最伟大的,我不这么看,母爱当然是很好的,但是它针对的是自己的一部分,它是针对自己的孩子。爱的意思是针对他者,爱是对他者的敞开,爱渴望寻找联结,而不是封闭。生而为情种的人有几个特点,比如他好色,好色这件事情不见得是坏事吧,他喜欢美好的东西但这是不够的,更多是他肉身的性质,是一种自然的本能。那么爱,我说的敞开,可能是对他人的,也可能是对他物的,还可能是对整个世界的。他都取一个沟通和敞开的状态,而不是封闭的状态。

夏瑜:你的爱情生活是怎样的?看到你洁净的居室,雅致的书房,你的日常起居被希米精心呵护,感觉到你的生活是温暖安详。

史铁生:我们俩,已经互为部分了吧。要没她,别说写作了,我什么也干不成,就那么点力气,生活的琐事就快把你磨没了。爱情,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机缘,这种机缘你无法说清楚,缘分真是因因果果,你不知道从哪儿就排布下来了。这个时候除了感恩也没有别的,包括也得感谢她的父母,包括还得感谢她父母的父母,她父母的父母的父母。

夏瑜:你怎么看恨?事实上因为残缺和由残缺带来的他人的漠视甚至轻蔑,导致了残疾者的恨。可能“残疾情结”并不限于肢体有缺陷者,很多健全者也有“残疾情结”,比如,仇恨之心、嗜杀和冷血,阴*和冷酷。

史铁生:恨是不好的,恨是一种自行封闭的心态,它既不期盼向外界的敞开,也不期盼与他人联结,就像一个孤立的音符,割断了一切意义自己也就毫无意义,所以我说过它是一个噪音。残疾情结不单是残疾人可以有,别的地方,人间的其他领域,也有。马丁·路德·金说:“切莫用仇恨的苦酒来缓解热望自由的干渴。”我想他也是指的这类情结。以往的压迫、歧视、屈辱所造成的最大危害,就是怨恨的蔓延,就是这残疾情结的蓄积,蓄积到湮灭理性,看异己者全是敌人。被压迫者、被歧视或被忽视的人,以及一切领域弱势的一方,都不妨警惕一下这“残疾情结”。

夏瑜:幸福感是人活在世上的理想。你经历了这么多的磨难,这么多疾病的困苦,内心会有幸福感吗?

史铁生:我现在很有幸福感。大概是40多岁时,我忽然有了一种感恩的心情,心里自然而然地冒出了一句我以前想也不敢想的话:感谢命运,感谢它让我明白了很多事。但这个幸福也不是说我每天都是特别满意的。幸福是什么?幸福不见得是某个具体的满足。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也。但是我觉得对于写作者来说,对一种现实满意到非常流畅的状态并不是特别好的情况。对写作而言,有两个品质特别重要,一个是想象力,一个是荒诞感。想象力不用说,荒诞感实际上就是你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并不好的东西,看到并不能使我们的人性变得更好的东西,看到并不能使我们的梦想都能够符合心愿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对个现实的世界永远存疑。对人而言,幸福总是有限的,而人的疑难是无限的。

03.

在疑难中写作

夏瑜:你是在常人无法忍受的疾病困扰中写作的,我看过你说“写作的宿命”,写作是你不能离弃的吗?

史铁生:先插一句:大家都是常人。常言道:没有受不了的罪,只有享不了的福。谁是神仙吗?没有的事。你刚才说写作的宿命,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注定了我要去靠写作为生,这可能也是一个方面。我说写作之所以宿命,是说我心里有很多疑问,它揪住我不放,我躲不开它。其实我觉得是在为自己写作,因为我内心有这么多的疑问,其他的也有,比如情感,我觉得更多的是疑问,我有这么多疑问,我要想它,这就是我的宿命。我不管写不写我都是在写作。不能说我动了纸动了笔就叫写作,是因为心里有了这么多疑问,一直在询问这些难点,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写作,这就成了我的宿命。有人说枯竭的问题,我说如果写作是由于疑问的话,怎么会枯竭呢?难道人生的疑问还会没有了吗?你自身的疑问难道还会没有了吗?除非你没有了疑问,那你就会枯竭,如果这疑问永远有,枯竭就不会来。因为在这个世界,在我们几十年的生命里,最不可能枯竭的就是疑难,而不是幸福。如果你老是写幸福,可能会枯竭。

夏瑜:“丁一之旅”在表达什么?你能说出它的关键词吗?

史铁生:疑难。我觉得我是写人的疑难。“丁一之旅”包含不止一个方面的疑难。我写了爱情的疑难。你别把爱情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我觉得爱情是生活的全部。如果仅仅是结婚生孩子,那它只是爱情的一部分。人始于它终于它。爱情包含着一切,我就写这种爱情的疑难,它几乎在人生中处处弥漫着。

夏瑜:你说《我的丁一之旅》算不上小说,未必够得上文学。如果不是小说,那它是什么?

史铁生:你说《我的丁一之旅》是小说,或不是小说,我都不在意。我之所以那样说,首先是一种自嘲。因为常有人说我的小说都不大像小说。另一种意思是我想强调的,那就是:任何固有的小说规矩都是可以放弃的、可以突破的。《我的丁一之旅》可以看成是小说,也可以看成自传体,只不过所传者不是在空间中发生的,是在心*中发生的事件。我想小说的规矩是可以放弃的。我们在试图看一看心*时尤其值得放弃一下。《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都可以说是“心*自传”,或者是“心*的一种可能性”。你说它们不是小说,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对,我不关心小说是什么,我只关心小说可以怎样说。物理学家玻尔说:我无法告诉你我是谁,我只能告诉你,关于我,我能够怎样想。

夏瑜:“丁一之旅”是你的“心*自传”之一,此外你还会有别的计划吗?

史铁生:我不敢有什么计划,就是看我的力气、体力有多少。想写的东西还有,但是经常感觉没力气,只能走着看。我也没有做一个计划,也可能没几天就结束了,反正在结束之前尽力而为吧。

夏瑜:在开始一次新的漫长的写作之旅前,你有信心走完它的全程吗?

史铁生:在我试图写一篇我感觉比较重要的作品前,我总要下决心。下什么样的决心呢?下一个失败的决心,而不是下一个成功的决心。因为既然是写疑难,那就一定是相当疑难的,我不能保证准能写好。成功又给你太大的压力了。所以这是一个私人的问题,写作是一个私人的事情。你只对你自己负责,只能对失败负责,不能老去想成功的事,否则那么大压力还怎么写?对我来说,我的每一次写作都是对自己的提问,你给自己回答了一个问题,你要在意别人承认你吗?我说写作更多的是私人的事件。有两个事件是特别私人化的,一个是写作,一个是爱情。你去爱一个人,你在乎别人怎么说你吗?别人怎么说你就放弃,别人怎么说你就会追求?这是一个没有主见的恋爱者。我觉得写作和恋爱特别相近。它们都是个人的疑难,你别跟人商量,它没有商量。

夏瑜:现在作家在强调写作的立场,你的写作立场在哪里?

史铁生:我其实并不太喜欢“立场”这个词,可能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吧,它有一种被捆绑的感觉。我们就说作家站在哪儿吧,那我说我就站在人的疑难处,人的一切疑难都应该被

1
查看完整版本: 史铁生站在人的疑难之处